西科大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2010-06-08    作者:佚名    来源:

西科大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517日,《四川经济日报》以《敢立潮头天地宽》为题,对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敢立潮头天地宽

——西南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嘉建蓉

 

编者按:西南科技大学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校址原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这所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大学于200012月正式挂牌成立,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占地面积4088亩。教师队伍16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8人,副高职称484人,博士学位219人,硕士学位818人)。近十年来,西南科技大学顺应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大胆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扩大学校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目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万人,继续教育学生5万人,本科专业67个,有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西南科技大学发展到现在,一所产学研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构架已基本形成,目前正处于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的关键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广为熟悉的词句道出了后勤工作的重要。回顾十年发展,西南科技大学率先启动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成功,为3万多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以及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良的后勤保障,为高速发展的西南科技大学高教事业做出了贡献。

从最初的饮食、水电、运输、医疗服务等少数几个行业,到今天的全方位后勤保障服务;从当初200人的后勤队伍发展到如今的1100多名员工;从产值3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8500万元。在全国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浪潮中,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扬帆奋进、拼搏进取,尤其在饮食、水电、学生公寓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成效突出。近十年来,后勤集团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团结协作、勤政务实,以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为着力点,遵循“为师生服务是后勤人的责任,让师生满意是后勤人的目标”理念,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校园环境,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打造校园育人环境

从绵阳往北,沿绵江快速通道车行10分钟,便来到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眼就可以望见洁白的汉白玉景石上,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亲笔题写的校名气势昂然。 校门内,承载着悠悠校史的雕塑墙古朴雅致,高楼林立的院系楼群大气恢弘,还有涓涓流淌的瀑布、开阔的九州湖、美丽的喷泉、整齐的银杏树,尤其是长廊两边长排长排的阅报栏上书写的各种励志名言,构成一座座知识的宝库;伴着朗朗读书声,望见楼栋间的清清荷塘、欧式小亭、溪畔垂柳、卵石小路上驻足停留的学子,或捧书苦读、或冥冥思索、或相互交流;一幅幅表现各学院办学特色的雕塑散置于中心湖畔,像画卷一般展现在你的面前,令你留连忘返;樱花隐露,青石搭桥,亭台下,石头旁,除了小鸟,还有许多靓丽的身影、轻快的步伐和优美的歌唱;在这青春洋溢的地方,在这阳光明媚的校园,在生活区的大型球场上,学子们在运动中挥洒生命的动力…… 

这是在一片农田和荒坡丛林崛起的新校区,两三年内变成了碧水环绕,绿树成荫,景色优美的现代校园、园林式家园。2009年,学校校园绿化工作得到了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评估小组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模范单位”。

所有这些,渗透着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演绎着高质高效创建优美校园环境,提升大学环境育人功能,并用美好的环境影响人、教育人的理念,而这一切,离不开学校领导对校园园林绿化工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后勤人的辛勤耕耘和艰辛付出。

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后,学校将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为主任的绿化委员会,组建专业的绿化队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自2001年以来,累计投入专项经费3000余万元,尤其近3年来,投入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专项资金达1700余万元,还配备了剪草机、洒水车、绿篱机、汽车、枝叶粉碎机等机具设备共30余台套,以提高校园绿地养护质量。

西科园林公司是融服务和经营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拥有一支80余人的园林绿化专业队伍,其中有4名园林工程师和8名大学毕业的园林技术员,在学校后勤集团的直接领导下,承担着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和养护,以及盆花苗木生产、外销。

目前,校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00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3.9%57.6%,人均绿地面积36.4平方米,人工建植草坪面积39万平方米,植物种类多达300余种,为教学营造了一种宁静、清雅、生态的氛围。随着规划中的龙山植物园、北山生态园、护校河景观带、花果山二期等工程的逐步实施,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必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走进绿荫如画、清洁典雅的校园,卫生保洁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服务让我们感动和敬佩,物业中心200余名踏实认真的员工,每天把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处景点,每一个脚落打扫得一尘不染,装扮得整洁靓丽。同时,组建了一支10人的专业保洁队伍绿叶保洁队,以“我服务,您放心”的服务理念,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后勤集团自组建以来,一直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制度,划分清扫区域、明确责任,随时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干净,实现卫生“零突击”。

后勤集团积极创建育人环境内涵丰富,不仅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还包含良好的管理环境、健康的文化环境与和谐的心理环境。

“公寓就是学生的家”。学生公寓服务中心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以“创和谐公寓,建温馨家园”为宗旨,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才”开展公寓建设和服务工作,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想方设法让学生满意,开创了公寓管理服务发展新局面。

成排的樱花、桂花树丛中,文明、安静的东苑13号学生公寓大楼呈现眼前,这是被四川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全省“标准化公寓”和“示范性标准化公寓”。走进公寓大厅,看见雪白的墙壁上,挂满温馨的文字,右边是公寓管理员的名字和工作职责,以及“有困难,请找公寓管理员”,和代寄信件、代售邮票等的提示,左边是管理制度以及消防疏散、维修流程和报告突发事件流程图,而前方是得到全省表彰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宣传图,即以公寓为阵地,建立以学院学生工作组织、学生党团组织、学生公寓中心、关工委公寓工作组、公寓自管会五个组织参与进公寓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共同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公寓大厅消毒冰箱里,饮料、牛奶等食品琳琅满目;服务室里有微波炉、电磁炉,为学生免费提供食品加热和生病同学熬药服务,还堆放着由员工免费送到楼上各寝室的矿泉水;公寓院内的标准化羽毛球场、乒乓球室,舞蹈健身房、学习室、活动室里洋溢着青春的风采;每层楼的自助洗衣机,楼宇间“请你随手关门、注意添衣”的温馨提示,向学生提供出借雨伞、工具、针线包、方便药箱等服务,真诚地向学生传递着亲情。采访中,学生们说:“公寓管理员关心人,经常和我们沟通,了解所急所想,做我们的贴心人,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近十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新建了19栋学生公寓,其中东区12栋寝室内安装了热水器、配备了电视机、饮水机、电话等设备,在公寓内安装应急电话号码牌、数码电子时钟等服务,给学生们提供了功能完善、设计人性化的住宿环境。为有效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了计算机及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在部分楼栋安装了防攀爬矛刺,坚持管理员每30分钟巡视一次寝室检查,防范小偷翻窗入室等。目前正抓紧实施公寓用电系统改造,年内就可实现学生公寓用电系统智能化。

文体活动让公寓生活更丰富。一方面组织与公寓、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消防知识讲座、疾病预防宣传、棋类比赛、摄影展、宿舍创意文化、节水节电等活动。另一方面采取公寓中心主办、各片区自办和与各学院联办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学校直接参与人数上万人。这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活动,营造出团结、友谊、和谐、健康的公寓文化氛围,创造了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内,随处可见科大人奋斗的身影,满腔的热情,和真诚的欢乐。十年来,西南科技大学从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治安等责任事故,也没有发生一起学生自杀、凶杀等不良事件。

实现后勤改革的新突破

“走向社会天地宽”。西南科技大学以合校为契机,打破条块分割,统一规划,后勤社会化改革整体推进。

200012月,原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两校合并,建成新的西南科技大学。新班子刚上任,就对后勤服务系统进行了剥离,通过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分离,组建成立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集团总公司。

后勤集团组建后,进行了事、企分离,服务范围包括校园保洁、饮食服务、水电供应及维修和工程施工、医疗服务、运输服务、学生公寓服务、商业服务、房产管理等。部分“老人”根据政策提前“内退”,后勤正式在编员工由近200人减至160余人,并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加强后勤队伍建设。2006年起,后勤集团出资新建了高标准幼儿园,组建了西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附属小学并入后勤集团,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组建了西科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物资采购办公室等。

为进一步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学校成立了由国资处、审计处、监察处、计财处等10余个部门组成的“后勤管理委员会”。经过广泛调研,采用了后勤处与后勤集团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充分保证学校的利益,强化甲方职能。为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增加经营收入,投资组建法人实体,后勤集团公司实行了“拨改付”,即学校对后勤的基本投入由原来的行政性拨款方式改为服务收费方式,后勤所有员工实行完全“自己养活自己”,学校不再对后勤支付任何人员经费及福利等。

学校对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实行经济目标管理,年初下达经济指标,包括经营产值和节余,对节余部分实行学校和后勤集团分成。后勤集团服务总公司对下属各中心实行“双指标体系”目标责任管理,即经济目标和服务指标同时考核,鼓励拓展业务范围,根据服务性质差别,确定创收的分成比例,大大提高了各中心创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中,西南科技大学正式组建前,原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均在饮食、水电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尝试。1992年,原西南工学院水电服务中心就正式组建了“水电安装工程队”,注册为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完成了由事业型大锅饭管理模式向企业化规范管理模式的转变,成为全省高校后勤改革的一面旗帜。

白手起家的水电工程队初步试运行了水电费全年包干制、节约奖励等运行模式,产生出良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2003年,水电工程队注册资金300万元,正式成立西南科技大学绵阳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队,主营校内校外的水电、机电设备安装,通风管道加工、安装,水电设备维修等业务。短短几年,除保障学校的水电供应和维修服务外,完成水电安装工程40余项。到2007年资产评估,总产值累计7500万元,税后利润净创利668万元。至今,总产值已累计逾亿元,税后利润达千万元。

实力增强后,水电安装队不忘回报学校。投资130万元兴办了纯净水厂,投资147万元入股西南科技大学驾校,投资102万元入股西科园林公司,投资学校幼儿园建设资金350万元,投资60余万元援助学校运输中心,投资绵阳园艺至学校10KV高压专线建设资金161万元,投资学校灾后重建绿化工程306万元,还有老干部活动经费、素质教育经费以及校内公路建设等等,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四川高校水电改革摸索和创造了经验,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和高校同行的好评。

2005年投资300万元兴办的西南科技大学驾校,也是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成功之作,已连续4年荣获绵阳市运管处“文明驾校”和绵阳市“汽车驾校质量考核第三名”。在校园绿树成荫的后山花园,多达90多亩的园林式训练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崭新的桑塔纳轿车;先进的理论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驾驶室及教学设备,吸引报名人数成倍增长,由开办初期的20辆教练车发展到28辆,营业收入从230万元增长到350万元。

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黄书文说:“西南科技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学校领导重视和各部门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后勤员工辛勤努力的结果。将再用5年左右时间,把后勤集团建设成为较强经济实力的现代企业,构建与现代大学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内一流高校后勤。”

深化改革、扩大经营、完善服务,十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已经初步建立起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后勤服务的保障实力大大提高。

强化服务保障有力

曾几何时,西南科技大学的校园周边餐馆和个体饮食摊点天天爆满,依靠数万名来自全国的西南科大学子上门消费而“养活”,而现在,85%以上的学生乐于在校内食堂进餐,60%以上的教职员工也习惯于在食堂吃饭。

究其原因,是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成功改革,使学校的饮食保障服务更加有力,服务意识和餐饮质量大大提高,师生们得到了更多的看得见的实惠。

西南科技大学已有学生食堂6个、餐厅5个,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承担全校3万余名师生的就餐任务。

走进西南科技大学5食堂操作间,记者看见身穿雪白工作服,佩戴上岗证件的员工正不停忙碌着,米饭生产线、切菜机、切肉机等具有全自动化的精密设备系统一应俱全,尤其是投资20余万元购买的洗菜机,只需插上电源,就能自动产生一种叫做臭氧的气泡,使盛在水中的蔬菜达到自动消毒的效果。而统一新构建的全自动肉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全自动米饭加工配送中心,筷子消毒车、餐具消毒车,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配送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这个9000平方米的食堂内,主、副食不同价位的菜肴多达300种,容纳了1万师生在此就餐,每天产值收入6万元。大门上挂满来自中央、省、市及学校颁发的很多奖牌,标志着“以服务求生存,以经营求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为准则的饮食服务中心的工作已经得到了至好评价,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来校考察调研时,曾两次参观了食堂。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和后勤集团的领导下,饮食服务中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不断的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迎来了良性发展、快速发展。

打破身份界限的人事改革,打破“大锅饭”、按产值、效益的分配制度,新型的劳动人事关系,鼓舞了信心,激励了员工,于是服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达到了最高,创造了一流的服务品牌。2007年,饮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公司四川评审中心认证评审,并完成2009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在经营服务中,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行食堂操作餐厅化、食堂服务酒店化,注重食品营养和品种搭配,不断增添新菜品。在各校区开设清真食堂,服务少数民族同学就餐。为降低采购成本,以及价格波动风险,确保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建立了规范的价格确定机制。对蔬菜、禽肉类、冻品类、干杂类等价格波动大的餐饮原料,开展市场定价。物资采购办在每个定价周期内,组织人员参与市场价格调查,依照市场考察价,确定周期供货价格;对米面油等大宗物资价格的核定,采取召开周期性定价会的方式确定,由招商确定的年度协议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密封报价,物资采购办会同使用部门、计财科根据供应商的报价,结合市场考察,确定周期内米面油的价格。同时,初步确立了大宗餐饮物资供应商竞争机制,拓宽采购供应渠道。

为满足教职工休闲,成立后花园休闲中心,开展多样化经营。根据学校后花园地理环境,现有的鱼池、山水、草木,打造花园式休闲娱乐场所。每到周末,教职员工们便举家来到这里,看自然风光,品农家风味,唱美丽歌谣,其乐融融。每年冬季,开展后勤集团主办、各部门参与的“优质服务月活动”,优惠服务教职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品尝美食、购买商品。后勤集团每年还与学生会、校团委举行食神大赛、校园美食节等,以“吃出健康、吃出营养”、“我喜爱的家乡菜”为主题,让学生参与到食品加工中来,通过食品安全知识问答、亲自操作,文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走进食堂”,让学生了解从产品采购到加工、烹饪、售卖全过程的成本核算。

“后勤本是粮草官”。人们还记得:2008512日那天,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特大地震,使西南科技大学多处房屋受损,近百学生伤亡,瞬间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中断。

关键之时,后勤集团领导反应迅速、组织有序。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副校长曾贤贵的带领下,后勤集团领导立即召集1100余名后勤员工,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水、电、气、通讯等的恢复自救中。

抢救伤员最重要。医院迅速组织人员就地抢救,看望和转送。

3万师生的晚餐要立即解决。饮食中心全体人员于是奋不顾身冲进食堂,搬出了锅、灶、碗筷等,并迅速用砖头搭建起简易的灶台,满山遍野找寻柴禾,深入乡镇、走村串户采购鸡蛋和面条。从下午5点开始供应鸡蛋、面条和稀饭,一直到13日早上8点,才完成第一轮的供应。整个夜晚,学校各供应点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打通“生活的命脉”——通电、通水,更是当务之急。于是紧急对校内供电线路、20余个配电室和校外高压输电线进行检修,到次日凌晨2点开始,校园的灯,陆续亮了起来。电通了,水就没问题了。经过一夜的全力抢修,13日恢复了供水。

蒸汽供应需要尽快恢复。13日一早,工人们就冒着余震的危险,开始对锅炉进行艰难的检修,上午8时点火、10时开始向老区供应蒸汽,保证了西区食堂的蒸汽供应。

当晚全校师生露宿在外,为确保环境卫生,后勤党总支立即组织人员,马不停蹄地在学生集中的场所搭建临时厕所。由于通讯中断,校园停电,加油站关门,学校内部的所有联系,全部依靠人力跑步前行,不断往返穿梭于几大校区。为了不让露宿在外的学生淋雨,派人紧急组织了雨布和塑料薄膜,及时分发到各学院。雨布不够,后勤集团的干部们又把附近无处避雨的学生们让进了指挥部唯一的遮雨棚。

13日中午,部分食堂已经恢复供应馒头、米饭和炒菜。当后勤全体工作人员坐下来时,地震已经过去30多个小时,这时才有机会啃上几口馒头。随着气温的升高,灾后防疫工作迫在眉睫。为保证灾后卫生安全,14日,后勤指挥部又开始着手开展灾后防疫工作。

在基本恢复和理顺后勤保障后,赶紧抽调人员,倾力支援绵阳其它重灾区:1个小时内,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官兵蒸制了3000个馒头,并做了十几桶炒菜;抽调两辆大客车,运送抗灾防疫宣传资料火速前往北川、平武;抽调14名优秀驾驶员支援绵阳市内抗灾物资运输;后勤工会会员及部分员工紧急为灾区捐款53730元;无数员工紧急奔赴灾民安置点——绵阳九洲体育馆,义务帮助受灾受难的同胞……

高校后勤人,平凡又伟大。他们急师生之所急,不畏艰难、以苦为乐,他们默默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们是大学校园里的空气,校园里的月亮,是播撒爱的使者。他们顽强拼搏、负重奋进,用实际行动参与实践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他们是大胆探索的使者,是开拓创新的典范,他们推进西南科技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并创出了水平、创出了特色。

十年风雨路,继往开来行。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西南科技大学后勤人将主动适应改革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知难而进、奋力进取,努力将后勤工作推向新高点,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