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5-06    作者:周良辉    来源:

节约型高校建设交流材料

关于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高校后勤协会动力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周良辉

 

节能降耗是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全民战役,高校由于体量较大、知识密集、育人功能等因素,成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战略的排头兵,为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开展,国家密集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守则(试行)》等文件。“全国高校节能联盟”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应时而生,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依托高校后勤协会成立了专门的节能专业委员会,由于顺势且利国利校,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时下风生水起,百花争放。

综观政府各类指导文件,节约型校园建设只有纲领性意见而没有具体操作办法,各高校纷纷探寻合适之道,今借会议之机谈几点个人浅见,希望能假石攻玉、供同行参酌。

1、始于理念

“节约”的内涵和外延已大大延展,是国策、是系统、是硬指标,而非仅仅是道德符号和个体好厌行为,这要求我们在创建节约型校园中要有:全局观念——把握国家的政策脉动,制定既达标准又切合学校实际的解决方案;系统观念——涉及到规划、建筑、办公、后勤、教学、科研等系统节约之道;协作观念——专职专责的节能管理机构与用能单位之间的制度性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此等等。

2、重在规划

规划是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如何全面解析本校的节约理念并据此制定行动方案,节能规划举足轻重。“事成于思毁于随”,对于节约规划的制定,有“思”则系统高效,于“随”则无序浪费,节约规划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节能规划应全面涵盖校园活动

包括前期建设、期中运营和后续管理。这特别体现在建筑、设备、校园管理等几个方面,一些建筑的设计施工,既缺少对节约的技术设施进行前瞻性预留布局,导致后期重复施工建设,也缺少对后期节约劳动力成本的思考,结构不合理导致管理人员大量增加形成长期负担和资金耗费。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建筑、道路、电力、通信、绿地、地下管网)、快捷高效的运营管理、经济简便的后续服务是校园节约规划应贯穿在校园节约活动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节约规划应有步骤、有重点

形成规划前,应有对本校能源资源使用及耗损情况有比较清楚的摸排分析,找出节约重点,突出攻克难点,利用有限资源形成最大投入产出比。

有步骤,就是要有节约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及配套行动。包括项目、资金、人员、效果、时限等,总体说来应长期计划指导短期计划,短期工作体现长期战略,小项目应纳入大规划之中。如学校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一期的任务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应和日常节能改造、年度计划相结合,应和校园其它相关项目(如校园一卡通建设、网络建设)相结合,形成资源利用合理,避免重复建设。

有重点就是要有效利用有限资源,重点解决本校浪费突出的方面和环节,通过能源耗损分析,查找节约重点,制定行动方案,特别是在学校的水、电、气的管理使用上,从公共用能比例来讲,电是重点,水次之(学校公共水、电费支出比约为1:4),气居后,用电用水浪费现象千差万别,各校都不一样,需通过能耗监测、数据分析,找出解决之道,把资金重点用在最见节约成效的环节和方面。

节约规划应切合学校实际并无缝对接国家节约政策规划

各校实际情况的差异,使校校之间的节约经验与模式只能借鉴而无法模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个体观学校现状并据此寻求节约解决之道的方案才是可行有效的。

但是,学校节约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解读国家、省市节约规划,做到顺势而不逆流,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将被提到一个指标考核高度,不达标将受到负面评价甚至责罚。因此,学校节约规划的制定应围绕政府的关注点展开,因为节约已不是学校个体行为而是政府主导的全民行动。

3、成于执行

理念是先导,规划是布局,执行是落实,一切节约工作的理想之花要变为现实之果,离不开具体工作的落实。

执行有多种渠道可达同一目标结果

根据本校特点和节约规划,可通过各种技术路线和实现模式取得同一结果。例如在资金的获取上,有国家资助,有合同能源管理,有股份合作,有学校投资等。

执行具有层次性

同一规划期内项目,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主次之别,需权衡和优选。

执行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繁杂的工程,涉及多方人事,协调统一并持之以恒地执行学校节能规划,才能有“共振”的节约成效。

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需随时总结并反馈

实践是检验节能效果的利器,也是检验和修正节约规划的第一手资料,勇于实践并善于总结应是节能工作者的业务培养,也是改进学校节约工作的法宝。

 

二○一一年五月